各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機構:
根據市安委辦《關于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風險點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和委安委辦的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風險點信息報送由1級風險點擴大到1、2、3、4級風險點,經研究決定在全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點排查治理和信息提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著力解決當前勘察設計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開展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評估,落實風險管控措施。超前分析研判,在勘察設計行業內全面組織開展摸排治理工作,從源頭上防范事故發生,確保全市勘察設計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原則。
(二)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實踐有效結合,各項工作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原則。
(三)堅持標本兼治、源頭綜合治理、超前防范原則。
三、重點內容
各區市建設主管部門、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機構要自行、或通過聘請專家、專業技術力量參與風險點辨識等方法,在各自轄區及行業領域內全面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點排查治理工作,對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安全生產風險進行全面排查并及時做好防控治理工作。
四、時間安排
各區市建設主管部門、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機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點排查工作。對摸排出的所有風險點要全面建立臺賬,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逐一研究制定整治、管控措施,做到責任到位、防控到位、治理到位。經自查,沒有安全生產風險點的,只填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風險點名冊(附件1),在“風險點名稱”欄中填寫“無”;有安全生產風險點的,要填報附件1和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點匯總表(附件2)。企業自查后,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管理網格內的企業在3月30日前,將加蓋印章的附件1的掃描件和word格式的附件1電子文檔、excel格式的附件2電子文檔通過電子郵件形式報市城鄉建設委,電子郵箱為54253973@163.com,聯系電話85739955。
高新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膠州市、即墨市、平度市、萊西市管理網格內的企業,分別報送至相應的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組織抽查和匯總,于4月3日前將轄區內的轄區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點匯總表(附件2)報送至市城鄉建設委,報送方式為通過金宏網發“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勘察設計處”。
五、企業排查安全生產風險的方法步驟
(一)排查風險點。
各區市建設主管部門廣泛發動企業,全方位、全過程排查企業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風險點,包括生產系統、設備設施、操作行為、職業健康、環境條件、辦公場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風險。
(二)確定風險等級。
對排查出來的風險點進行分級,先確定風險類別(泄漏、火災、爆炸、中毒、坍塌、墜落等危險因素和高溫、粉塵、有毒物質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險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嚴重性,將風險分為1、2、3、4級(1級最危險,依次降低)。1級危險點是指事故誘發因素多且難以控制,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群死群傷的;2級危險點是指事故誘發因素多且難以控制,容易發生傷亡或多人傷害的;3級危險點是指雖然能導致重大事故的風險較小,但卻潛伏有發生事故的因素,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較大或已經發生過事故的;4級危險點是指具有一定危險性,有可能發生一般傷害事故的。
(三)明確管控措施。
企業針對風險類別和等級,將風險點逐一明確管控層級(公司、部門或分公司、班組、崗位),落實具體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具體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線監測措施、視頻監控措施、自動化控制措施、應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企一冊”。
(四)風險公告警示。
公布本企業的主要風險點、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讓每名員工都了解風險點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對策。對存在安全生產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標明本崗位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對可能導致事故的工作場所、工作崗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應急設備設施和撤離通道等。同時,將風險點的有關信息及應急處置措施告知相鄰企業單位。
(五)排查消除隱患。
企業要針對各個風險點制訂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標準和清單,明確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各設備設施排查范圍和要求,建立起全員參與、全崗位覆蓋、全過程銜接的閉環管理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實現企業隱患自查自改自報常態化。
(六)加強應急管理。
企業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編制應急預案,企業要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鄰近專職救援隊簽訂救援協議。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要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重點崗位要制定應急處置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經常性開展從業人員崗位應急知識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險逃生技能培訓,并定期組織考核。
(七)防控職業危害。
企業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明示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作業現場要配備職業危害防護裝備,定期檢查更新。要依法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要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定期組織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和現狀評價,切實保障職工安全健康權益。
六、責任分工
(一)生產經營單位要落實好安全生產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體系,組織開展風險防控工作,向轄區內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報告風險排查和防控信息。此后,安全生產風險點情況若有更新,及時將變動數據整合進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點匯總表(附件2)后重新上傳,直至整治完畢。
(二)各區市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將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點匯總表報市城鄉建設委(聯系電話85739955,金宏網址“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勘察設計處”),此后,安全生產風險點情況若有更新,及時將變動數據整合進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點匯總表(附件2)后重新上傳,直至整治完畢。
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2018年3月15日
附件
?附件1.doc
?附件2.xls